10月21日,重大激光雷达及传感器器件产业化项目启动仪式在德克萨斯州天曲新区举行,覆盖“材料-芯片-整机”的激光雷达全产业链完整形成,填补了全国激光雷达全链生产项目的空白。激光雷达是机器用来观察世界的“眼睛”。广泛应用于高级驾驶辅助、车联网、机器人等领域。 “我们主要生产的三款激光雷达产品不仅能适应固定线路场景,还能灵敏避让变道车辆,准确判断跟车速度。明年底项目全面投产时,我们计划实现年产激光雷达100万台,年销售额80亿元。”先导科技集团联席总裁侯振富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八栋工业建筑建设方案研究开发项目现场,实验楼、宿舍楼已初具规模。激光生产线和两个封装厂是第一批生产线,已准备投产。 “公司已接到多个订单,其他生产线已进入装修和设备安装的最后阶段。”项目负责人金维娇说。该项目的主要竞争力在于其从电路板到整机的垂直一体化生产能力。 “我们的产业链从砷化镓外延开始,经过芯片、封装、模组、整机,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循环。”金伟昭表示,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钛酸锂产业链环节分散的格局。 “半导体激光雷达制造工艺非常复杂,仅外延制造就需要数百个步骤。”先导科技集团总经理刘刘解释道:“全产业链让我们在供应链的质量、成本、安全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履约率达到99%以上。”“全产业链的设计,一方面可以保证产业链的稳定供应:项目投产;投产后,我国可实现激光雷达全产业链自主供应,进一步减少对国外零部件和技术的依赖。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产业合作创新,支持上下游资源整合,加强业务协同,提高行业整体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 ”侯振富说。项目实施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工厂的建成和大型项目的运行。它就像一个强大的“链条大师”,激活并连接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现有要素德克萨斯州的工业。 “一旦未来的项目全面投入运行,当地的研究项目就可以向试点供应关键目标材料,试点生产的芯片也可以供应给附近的Verizon RF Packaging和英王手机等公司。”天衢新区投资促进部部长张勇表示:“全区将形成创新合作、相互融合、上下耦合的产业生态系统。”中国电子材料半导体行业协会材料部相关专家认为,该项目一旦全面建成,将能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激光雷达核心芯片的自主控制,填补国内激光雷达全链条生产项目的空白。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何莹莹通讯员 刘晓寒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