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萨10月12日电 标题:青藏高原女子考古队:用爱探索极地历史文明
中新社记者 聂英娇兰
金秋时节,高原气候已进入冬季。即便是10月6日中秋节,何伟和他的考古队还在海拔4000多米的沙漠中继续进行救援考古发掘工作。他们已经在阿里地区的废墟里工作了十多天。还有女性队员在康都城进行野外考古。对于这支青藏高原女性考古队来说,参观高原考古遗址是一年四季的日常工作。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何伟女士是青藏高原女子考古队的队长。 2010年从西北大学硕士毕业后,他决定回到自己长大的地方,进行一线考古研究。在过去15年的工作中,他几乎参与了西藏所有重大考古项目,从阿里区三达龙果墓地到日喀则马觉遗址。这两个项目分别入选2020年和202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9月30日,青藏高原女子考古队队员与其他同事在拉萨进行野外考古。 (何伟供图)
高原女子考古队目前有8名队员,平均年龄30岁左右。 “当时研究所里有两名女性,包括我。后来,越来越多的女孩加入,形成了一个团队。”在如何组建考古队这件事上,对于何伟来说,这似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轻描淡写,但只有身临其境,你才知道他们对考古有多么热爱。
团队成员白云丹增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的城市。从金融机构退休后,她于2019年加入考古女性团队,参与过十多个大型考古项目。一流的培训使初学者能够快速成长,超越这个职业。他记得自己参与的第一个考古项目是盖布塞尔墓地。这片土地海拔超过3900米,汽车难以到达。他们每天都带着干粮几个小时。我曾经来拜访过。 “我们要穿过森林、山坡、沟渠。在挖掘重要遗址时,即使很晚也要清理干净。有一次我们要等到天黑才取样,但不幸的是,一场暴风雨让我们措手不及。我们在半夜完成了取样工作。“天气太冷了,我们不得不捡柴火取暖。”
他介绍,该遗址每年的考古工作时间少则4个月,多则200多人。天。尽管环境艰苦,但他常常为自己在赛场上取得的成绩而感到兴奋。她从地下精心挖掘、精心收藏的陶器,如今陈列在西藏博物馆新馆内。
10月12日,青藏高原女子考古队队员(左)和合同工在西藏阿里一处考古遗址工作。 (何伟供图)
德吉仰宗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博物系,与丹增白云先生同年加入公司。大学实习期间,他爱上了考古学,毕业后就读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工作,他对考古学未探索过的地方越来越着迷。 “虽然地处偏远,路途艰辛,但你可以详细了解每个地方的民俗风情,满足你的愿望更令她自豪的是,她参与发掘的考古项目可以丰富世界。青藏高原有着丰富的历史,其中三龙墓地为当地与中原相互作用、融合的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证据。马焦遗址是青藏高原内发现的海拔最高、最古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的生动见证。
3月8日,2024年“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院女性考古队”荣获红旗集团国家荣誉奖。何伟先生表示:“在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独特的环境下,考古工作备受关注。青藏高原全女性考古队”也因他们对探索极地历史和文明的热情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但压力始终存在,我们认为我们需要快速成长。
她认为,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中国,女性参与考古工作的情况很少。如今,考古学领域在认知上不再局限于女性。 “女性不仅在考古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德西延宗认为,该所考古队的成员无论性别,所做的工作都是一样的。 “这项荣誉让人们看到了女性公平参与考古研究的价值。” (结尾)
【编辑:张艳玲】